千亿体育登录入口

news center

长江深水航道工程强势推进 专家建议南通及早谋篇布局

发布时间:2013-12-26 10:36 浏览量:0
全长56公里的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建设目前进展顺利,明年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12.5米深水航道上溯至南通后,南通市江海港口的效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将为南通市建设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据初步测算,长江航道从10.5米浚深到12.5米后,南通港干散货运输每年可节省直接费用约5.7亿元,平均每吨可节省运输中转成本约9.4元。深水航道有助于南通市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动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南通市沿海、沿江地区开发开放。

  -专家建议,南京市既要积极利用好深水航道加强开放和合作,又要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来应对枢纽港地位可能被稀释的不利影响。当前应着力发挥南京市产业优势,积极探索与其他城市的协调合作发展机制。

  9月28日,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一期工程启动、实施整整一年。当天,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在通召开推进会,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各项保障,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南京市地处长江和沿海经济带T形交汇点,长江深水航道的上溯,对于南通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打造江海产业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最为迫切的课题是加快策应、提前布局,让长江黄金水道发挥更大效益。

  再造20条“沪宁铁路”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是“十二五”时期全国内河水运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重大工程。一期工程治理太仓至南通的航道,于去年8月开工。至今年9月底,累计下达投资计划及资金预算30亿元,资金到位27.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77亿元,占已下达投资计划的82.56%。 2014年,将全面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的意义何在?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曾用一组数字精炼概括:工程建成后,5万吨级船舶将可直达南京,提高长江江苏段货运通过能力1倍以上,相当于沪宁铁路目前运量的20倍!

  据南通海事局负责人介绍,一期工程东起长江干线太仓港,西至南通市天生港区,全长约56公里,该河段以徐六泾为界,分为通州沙水道和白茆沙水道。通州沙水道内分布有通州沙、狼山沙等沙洲,白茆沙水道分布有白茆沙等沙洲,河势变化复杂。 12.5米深水航道建成后,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全潮通航,5万吨级散货船、油船满载乘潮双向通航,兼顾10万吨级及以上海轮减载乘潮通航的要求。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工程之所以技术最复杂,是因为施工段不同于下游的长江口,也不同于中游的荆江河段,一个全潮长达20多个小时,有上游来沙,也有海上来沙,完全无法套用其他河段的整治思路与经验。为此,来自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等多家单位的资深专家和骨干组成工程指挥部,进行技术攻关,不仅实现滩面不往下冲,还能使过境的泥沙能在本地淤积下来,让滩能长起来。

  记者从通州海事处获悉,通州沙整治建筑物工程II标段包含8400米潜堤和2座丁坝,潜堤堤身由抛石斜坡堤和混凝土构件混合堤组成,丁坝堤身为抛石斜坡堤。工程开工以来,已抛石约42万立方米,混凝土构件安装360个,形成堤身结构长度约7800米。至今年年底,通州沙II标段整治建筑物将全面成形。

  每年节省直接费用5.7亿元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南通港已建成沿江9大港区,年通过能力逾亿吨。自1998年实施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后,南通市沿江港口得以接卸吃水超过10.5米的大型船舶。如今,长江航道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全市沿江产业带加速形成、促进沿江港口规模化发展和提高全市航运综合效益的不可替代的外联通道。

  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建成通航后,将进一步提高南通市港口效能,提升区位优势,为全市临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直接效益和综合效应十分明显——“大船”品牌更加叫响。以2012年为例,南通港进出超大型船舶数量居长江沿线之首,共进出各类超大型船舶达1346艘次,同比增长20.71%,其中进出15万吨及以上超大型船舶168艘次,同比增长12%,这一数据也领跑长江全线。由此可见,12.5米深水航道的建成,将使全市港“大船”特色愈加凸显。

  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南通大学江苏沿海沿江发展沿江院助理研究员陈长江认为,长江深水航道工程有助于改善长江南通市段通航环境,降低全市沿江企业向长江中上游扩展的物流成本,提高全市企业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拓展相关企业向国内发展的空间。据测算,长江航道从10.5米浚深到12.5米后,南通港干散货运输可节省直接费用约为5.7亿元,平均每吨可节省运输中转成本约为9.4元,直接经济效益显著。

  黄金水道,也是引领和带动力强劲的水道。专家指出,从世界大江大河流域发展经验看,以港兴城是普遍的发展规律。 12.5米深水航道,必将进一步加快南通市港城一体化发展进程,推动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为南通市沿海、沿江地区开发开放提供强有力支撑。

  构筑新优势消弭负效应

  对南通市来说,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建设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陈长江担心,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建成后,因为5万吨海轮可以直接停靠南京港及以下沿江各个港口,从而使全市港口作为江海转运枢纽港的独特优势有所减弱,导致原有的港口集聚型产业向要素成本更加低廉的上游转移。

  对此南通市既要积极利用好深水航道,加强对内的开放和合作,又亟须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来应对枢纽港地位被稀释的不利影响。

  沿海深水大港是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主要标志,其航运优势以及产业带动力为沿江港口难以复制和匹敌。陈长江认为,当前,南通市首先要加快沿海深水港口建设,大力提升全市在海进江货物转运中的地位,大幅度降低航运成本,拓展航运远洋作业范围,提高航运辐射影响力,确保在沿江各市航运协作中占据龙头地位。

  境内水域发达是南通市的重要特点,发展江海河联运是发挥沿海大港辐射影响力的主要抓手。据陈长江考证,荷兰鹿特丹港货物运输中40%来自于内河运输,可以说,内河运输在鹿特丹港的国际港口地位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他建议南通市应借助发达的内河水系,优化江海河联运体系,提高港口通达优势,提升港口运行效率,构筑全市航运枢纽的整体优势。

  陈长江还提出,南通市需提升对外开放度,形成制度开放新优势,“倘若能够利用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南通市打造为对外开放的高地,则全市将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 ”

  策应长江经济带大有作为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重庆,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专家预测,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到2020年前后有望达到全国经济总量的50%。

  市委党校教授季建林告诉本报记者,在国家发展重心从出口转为内需之后,长江经济带的规划和建设必然成为关乎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不仅可形成巨大的现实市场和释放出巨大的潜在生产力,而且通过协作分工使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形成专业化生产,再通过市场进行优势互补,生产成本将会大大下降,由此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

  季建林指出,策应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长江之睛”的南通市大有作为,当前应着力发挥全市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产业优势。全市纺织、建筑等传统产业和船舶修造、海洋工程、机械电子等新兴产业,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的竞争力。以一大批工业园区为载体,南通市实行产业集群发展、集约发展,这为全市在长江经济带发挥推动全国经济东西联动和南北均衡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南通市要与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加强经济联系,争取更多的产业发展与提升的机遇。 ”

  南通市还要积极探索与其他城市的协调合作发展机制。季建林说,长江经济带沿岸有数百个城市,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科技能力与生产力水平有很大差异。我市应积极探索与其他城市的协调合作发展的渠道与方式,借助我市紧邻上海、上海正在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地缘优势,放大集聚效益和辐射能力,建立我市与长江经济带多城市协调合作发展机制,争取更多的优质生产要素向我市聚集,拓展产业与产品向外发展空间,使我市在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合作发展中,取得先发优势和制度红利。陈长江则认为,强化与长江中上游各市联系和合作,我市可尝试先在产业和港航等层面进行跨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