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体育登录入口

news center

贵港:经济转型风生水起 港口发展龙腾虎跃

发布时间:2013-01-06 10:49 浏览量:0

“经济风生水起,港口龙腾虎跃。”这是贵港市10年来坚定不移践行科学发展观取得的辉煌成就。

靠江发展天地宽,黄金水道流金淌银。自十六大以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贵港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西江经济带和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决策部署,打造大港口,发展大物流,建设大工业,实现“江河经济”复兴,经济转型升级,港口跨越发展。截至2011年,贵港市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与2001年相比实现翻番。10年里,贵港港货物吞吐量从654万吨攀升到4107.64万吨。

经济篇:

产业布局由“散”转“聚”

贵港市改变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零乱产业格局,优先发展工业园区,在沿江建设5大园区和15个功能分区,加速推进要素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

按照规划,贵港(台湾)产业园定位为区域性建材、物流、农产品加工、船舶修造中心;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是国家第一个批准设立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它的主攻方向是以糖纸循环经济、电子信息产业、能源、造纸、生物化工等产业集群为主;江南工业园是一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发展重点是打造羽绒城、皮革城以及木业、造船、造纸“三个产业集群”;桂平市把园区规划为以轻工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集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制造、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工业集中区;平南县按照实施“港工城一体化”战略,将临江产业园规划为电子科技、生物科技、五金机械三大产业。

去年,贵港市委、市政府还从有利于激活县区发展工业的积极性、壮大县域经济出发,把江南工业园、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贵港(台湾)产业园等5个工业园区的管理职能下放到三区两县市,同时出台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扶持政策和硬性考核指标,加速园区发展。

产业层次由“低”转“高”

过去,贵港市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效益低下,污染较大。10年来,该市依托西江黄金水道低廉的运输成本,引进高技术、高效益、低能耗的先进企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贵港市瞄准行业龙头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华电、华润、台泥、三一重工、史丹利、芭田、益海嘉里、双胞胎饲料等高技术、高效益、低能耗行业龙头企业,采用新技术带动地方工业转型升级。目前,贵港市成为了广西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新技术点石成金,把过去贫穷的根变成致富的源。

与此同时,贵港市招来“女婿”不忘“儿子”。该市大力扶持本地的优质企业,通过技改、搬迁等措施,促使扬翔、源安堂、清隆机械、贵钢、贵糖等本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目前,贵港市已形成建材、能源、冶金、糖纸、农林产品深加工等5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的产业。

企业规模由“小”转“大”

贵港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产业链招商,产业城招商,先后引进建设皮革城、羽绒城、陶瓷城,产业转移项目整体迁移成为沿江经济发展的新看点。

建设桂平龙门陶瓷城产业园,计划总投资250亿元,引进资金建设300条建陶生产线、建陶产品展览中心、商贸市场和专用码头,建设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环保达标、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建陶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开发期为10年,其中一期(2009年至2014年)投资130亿元,二期(2014年至2019年)投资12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建陶10亿平方米,年产值400亿元,可提供8万个就业岗位,实现年税收15-20亿元。目前,桂平龙门陶瓷产业园已经有13家企业签约入园,其中有6家配套企业,已有3家企业7条生产线竣工投产。

贵港市港龙明珠皮革城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厂。以往,传统皮革制造企业将各工序的废水混合收集,工艺繁杂,耗时长,运行成本高。现在,江南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原液单独处理,综合废水统一处理”技术,将皮革工序产生的废水单项收集、分别预处置,回收有价值的资源后,再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置。这种国内首创的集约化、规模化的园区污水处理模式可极大地节约单个制革厂家的投入,解决了制革企业最头疼的污水排放问题。

随着工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贵港市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比2001年翻三番以上。

港口篇:

港口整合春潮涌

贵港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也是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航道条件的改善,“十一五”期间,贵港港货物吞吐量以年均24%以上的增幅攀升。

根据2002年10月自治区批复的《贵港市港口总体布局规划》预测,贵港港2025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776万吨。但是,实际上由于国民经济发展迅猛,广东地区对西部煤炭、建材等物资需求持续旺盛,贵港港的货物中转量一直呈大幅度增长态势。2006年贵港港货物吞吐量已达2002万吨,超过了2025年的预测吞吐量水平,比规划提前了19年。

据最新预测,今后5年内贵港港货物吞吐量还将较大幅度增长,增长率在10%以上。主要原因是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尤其是广东珠三角一带,广西桂东南地区的增长较快,而且这些地区新上产业项目较多,这些项目已陆续开工、竣工或投产。煤炭、矿产资源的需求相当大。其中,广东煤炭需求量在7000万吨以上,对云贵煤炭需求占15%左右,在贵港港下船装运占70%以上。此外,贵港市华润水泥厂、台泥及华电等其他产业项目也需港口中转煤炭。原规划中贵港港吞吐量预测发展水平已明显偏小。

对此,贵港市交通部门对港口进行重新规划,新的港口规划应运而生。新的《贵港港总体规划》把贵港港定位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西南地区对外物资交流的重要口岸之一。贵港港将发展成为以煤炭、水泥、集装箱运输为主,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现代物流等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贵港港划分为中心港区、桂平港区和平南港区3个港区,形成“一港三区、各具特色、功能明确”的总体发展格局。中心港区以煤炭、水泥等散货、件杂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主要为西南地区资源开发、物资中转和贵港市经济发展、临港工业开发服务。桂平港区以件杂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主要为桂平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临港工业开发服务。平南港区以散货、件杂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主要为平南县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临港工业开发服务。

《贵港港总体规划》规划河段总长272.5公里,岸线总长545公里,规划港口岸线106.58公里,其中已开发利用12.8公里,规划利用51.5公里,规划预留42.28公里。在规划的港口岸线中,规划货运岸线77处,客渡运输和旅游客运岸线3处。规划贵港港建设作业区33个,其中主要作业区12个,一般作业区21个,在保留、整合现有和在建的作业区的基础上,预留24个作业区为今后发展使用。在重点规划发展的12个主要作业区将形成码头岸线长18.166公里,全部为深水岸线,可建173个深水泊位,总用地面积693.8万平方米,年通过能力9340万吨。预测到2015年、2020年、2030年贵港港吞吐量将分别达4800万吨、5890万吨和7730万吨。

《贵港港总体规划》的实施,对贵港沿江岸线重新布局和充分利用,通过加强港口的建设和改造,把贵港港建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信息畅通、便捷高效、安全环保的现代化港口。目前,贵港市正按照“一市一港”、“一港三区”、“一主两辅”的原则以及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确定每个港区的发展定位,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去年,贵港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000万吨大关,达4107.64万吨。

谱写港航新篇章

西江黄金水道开发首先带来的是一场港口生产方式的变革。贵港市在港口融资方面探索出一条多元化投资之路,鼓励国企及外资建设码头,采取转让、股份合作、租赁等方式筹措资金建设港口,抢占发展先机。

站在贵港港罗泊湾码头,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贵港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宁德林告诉记者:“在过去,在贵港市沿江分布的大小码头,近一半是斜坡码头,装卸货物靠人肩挑背扛。即便是贵港港最大的两个港口企业,也存在着装卸机械配备不足,装卸工艺落后的问题,当大量货物入港时,常常无法及时疏运。贵港港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上的主枢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影响西部煤炭和矿产资源的东运,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改造升级迫在眉睫。”

然而,对贵港港进行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且投资回收周期长,仅贵港港猫儿山作业区、罗泊湾作业区二三期工程扩建就需要近7亿元,单纯依靠本地港口企业和政府有限的财力无法完成。2006年,贵港市委、市政府引进印尼爱凯尔集团对贵港港罗泊湾码头和猫儿山码头进行改造升级,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使南来北往的货物都能及时疏运出港。

贵港港武林作业区,现代化的吊机挥舞着臂膀,昔日的荒滩沼泽已不见踪影,在作业区后方,连接码头和二级公路的进港公路进入后期平整,年内就能通车。谁能想到2006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烂尾港”。通过租赁形式,4000多万元投入续建武林作业区一期工程,使沉寂多年的港口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合同投资4亿多元续建该作业区二期工程,建设3个2000吨级泊位和2个3000吨级泊位。

2011年8月,贵港市与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合资组建广西贵港市西江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现正着手贵港港东山多用途泊位工程、苏湾作业区一期工程等项目筹建工作,并参与开发建设贵港港岸线和陆域物流系统。

“十二五”期间,贵港市将重点建设贵港港罗泊湾作业区20万标箱及件杂货配套堆场和库场项目、猫儿山作业区二期工程、郁水作业区永泰码头工程、苏湾作业区一期工程、东山多用途泊位工程项目;桂平港区东塔作业区一期工程、棉宠作业区一期工程;平南港区武林港作业区二期工程等,逐步在罗泊湾作业区等公共码头配备齐全专业化起吊设施和先进的装卸机械。

目前,贵港港开辟有贵港至香港、深圳集装箱定期班轮、广州港“穿梭巴士”广西贵港支线、贵港至南沙集装箱定期班轮、贵港至珠海集装箱班轮航线、贵港至粤港澳地区的水路常年货运航线以及贵港至昆明铁路集装箱快运班列。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已于2009年底建成通航,2000吨级船舶可常年通航粤港澳。

打造立体交通体系

“十一五”期间,贵港市交通部门围绕以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西江“黄金水道”为目标,构筑“水公铁”联运网络,构筑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掀起公路、水运交通建设新高潮,共完成交通基本建设投资122.71亿元,为“十五”的2.43倍。其中公路(含站场)建设完成投资65.4亿元,是“十五”的1.69倍,水运建设完成投资57.31亿元,是“十五”的4.6倍。

“十一五”以来,贵港市大力推进贵港市境内高速公路建设,先后开工建设贵港至梧州、来宾至桂平石龙、贵港至合浦、柳州至梧州等4条高速公路,这4条高速公路的贵港段总里程达到258公里,计划总投资149.5亿元,贵港市出省出边出海高速公路主骨架初步确定。目前,南宁到广州通过贵港的高铁正在加紧建设。另外,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贵港段和贵港至隆安高速公路贵港段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这些高速公路建成后,贵港、桂平、平南主城区均可以2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同时,贵港市先后建成了西环、南环、北环一级公路;完成了桂平至玉林二级公路、平南至容县二级公路、武宣至平南二级公路、平南至金秀二级公路、覃塘至五里二级公路、覃塘至凤凰二级公路等路网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东环一级公路郁江特大桥工程。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贵港市新增高等级公路里程344公里,新增高等级公路里程是“十五”期间的2.5倍;新增公路里程1737公里,全市公路密度由“十五”期末的31.9公里/百平方公里上升到“十一五”末的48.8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公路里程是“十五”期间的2.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