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体育登录入口

news center

鄂水运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提速

发布时间:2013-03-21 15:19 浏览量:0
湖北是长江干线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主要分布区域,是长江中上游最大港口武汉新港所在地。“十二五”以来,该省按照“打牢发展大底盘、建设祖国立交桥”的新战略,抢抓全国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基础设施大建设带动水运大发展,以航运功能大完善引领服务大提升,不断增强水运综合实力,补齐水运“短板”,促进湖北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

  依托长江打造黄金水道

  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成本低等比较优势,在当今高油价常态化时代,湖北水运发展优势和潜力明显。近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正式通过了《湖北省水路交通条例》,以期依托长江打造黄金水道,促进水路交通事业发展。

  据了解,“十二五”以来新开工港航项目55个,目前在建项目达到80个、总规模突破177亿元。今年该省力争再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50亿元的港航项目,实现全省港航项目在建规模突破220亿元。所有在建项目于2014年左右形成能力后,将新增千吨级航道277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7100万吨(其中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20万标箱),环江汉平原的千吨级航道圈基本形成,该省港口吞吐能力可望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00万标箱,届时湖北水运通过能力将得到明显提升。

  武汉新港货物年吞吐量达到1亿吨,成为长江中上游首个亿吨大港。湖北港口船舶运力连续7年保持15%以上增速,总运力突破820万载重吨。货船平均吨位达到1480载重吨(远高于沿江七省二市570吨∕艘的平均水平),万吨级船舶运力企业达到80家,十万吨级船舶运力企业达到5家。湖北水路年货运周转量完成1580亿吨公里,占全社会年货运周转量的39%,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目前,区港联动积极推进,港口与物流园区、临港产业园区衔接更加紧密,经济产业和重点项目沿江聚集,钢铁、化工、汽车工业走廊初步形成,50多个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日渐成型,一大批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临江而建,枝城、襄阳、武汉三个国家级配煤中转中心依水规划。

  据了解,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大厦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中游服务功能最完备的港务枢纽综合体;武汉航运交易所挂牌,新组建的交易所将具备航运信息发布、口岸通关“一站式”服务、航运交易及衍生服务、航运人才交流、技术咨询与法律援助等5个方面的基本功能;武汉阳逻港试点启运港退税政策,成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长江沿线港口;武汉船舶交易中心正式落户汉南,将建立全国联网交易信息平台,引入船舶交易经纪人,进驻船舶价格评估、金融、保险、结算、电子商务等机构,形成集中、有形的船舶交易市场。

  构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枢纽

  湖北省内河道、湖泊密布。数据显示,该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超过10000公里。2838公里的长江航运干线,湖北段834.2公里,所占干线航道最长。作为长江最大支流的汉江,通航里程1313公里,该省境内858公里,可全年通航。然而,坐拥丰富的航道资源,湖北省航道建设却不无隐忧,重电轻航、桥梁碍航,采砂破坏航道的案例并不鲜见。以汉江为例,由于航道长期缺乏治理,通航标准很低,千吨级货船仅能上溯33公里。“航道通畅是水运发展的基础。”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规工作室主任王亚平说。

  为此,《湖北省水路交通条例》规定,湖北省政府要推进航道体系建设,构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水运大通道,加快长江中游深水航道建设,满足万吨级船队常年通行长江中游的需要。

  为防止水利枢纽运行中“只重发电、忽视通航”,减少枯水季节因大坝减少下泄流量而造成大量船舶搁浅、被迫减载,该条例要求,水利水电枢纽运行调度时,要保证下泄流量不小于设计最小流量。需要减流、截流或者突然加大流量的,须提前48小时通知水路交通管理机构,紧急情况下要在作出决定后立即通知,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该条例明确要求,在通航河流上建设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和设施,要符合航道发展规划技术等级、内河通航标准和航道技术规范。同时,条例还以列举的形式,规定了禁止的侵占、损坏航道或者破坏通航条件的行为,对违反规定破坏通航条件的,可处1000元至50000元罚款。

  王亚平认为,这些规定,都是要避免“建一座枢纽、架一座桥梁、毁一条航道”的现象发生。

  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

  2011年,湖北省港口货物吞吐量2.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86.2万标箱,滚装汽车54.4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5.3%、11.2%和9.3%。但横向对比:2011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7.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173万标箱;江苏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18万标箱,苏州港、南京港(5.20,-0.03,-0.57%)等7个港口进入亿吨大港行列。可以看出,湖北省水路运输与水运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王亚平认为,水路运输的发展,离不开铁路、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应鼓励铁路、公路入港,完善运输服务网络,形成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的集疏运体系。当前,港口的发展已从单一港口发展到港口经济,要按照现代化港口的标准谋划,统筹港口物流、仓储和临港工业布局,科学规划物流园区、保税港区,拓展港口配送、加工、商贸、金融、保险、电子口岸等现代综合服务功能,推动港口与产业园区的联动,以港兴城,港城互动。同时,在港区建设改造中,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真正实现一个港口兴起一座城市,一个港区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