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加快绿色西江建设步伐
发布时间:2014-08-22 14:17
浏览量:0
西江西接云贵,贯穿广西,东连粤港澳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通航河流。2008年,广西做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把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为生态好、污染少、能耗低、效益高的“绿色通道”,把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带”。
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江集团”)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方面加快航运枢纽、船闸改扩建、港口码头、物流园区及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畅通西江”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加快节能环保新运力和水上加油加气系统建设,推动LNG新能源的应用和新运力、新船舶的发展,加快“绿色西江”建设步伐。
船舶应用LNG
助推西江内河船舶“变绿”
近年来,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经济、绿色、环保、安全的新型能源逐渐为人所熟知,交通运输部出台的《“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试点应用内河柴油和LNG混合动力船舶技术”。
长期以来,西江内河运输船舶以燃烧柴油为主,船舶在营运中产生大量的废气、油污、垃圾、生活污水等,已经成为西江流域比较突出的污染源。据统计,西江黄金水道广西段目前共有船舶8031艘,其中货船5748艘,平均吨位950吨,总运力540万吨,年消耗燃油近20万吨,西江流域应用清洁能源意义非凡。“LNG动力船在低碳环保、绿色发展上占据先天优势。船舶如果以LNG为主要燃料,燃料成本可降低约20%,排污量可降低约80%,西江水运的成本将更低、更降耗、更环保”,西江集团负责人表示。在西江LNG(油改气)应用方面,西江集团先行先试,目前2艘在西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主流船型“润桂623轮”和“润桂629轮”多用途船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正在实施改造,预计2014年底可投入使用,将引领、带动推进西江船舶“油改气”工作。
为推动西江内河船舶朝“清洁化、环保化、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西江集团正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西江开展示范作用,建造一批吨位大、船型好、能耗低的新型船舶,引导加快船舶大型化步伐,加快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老旧船舶,推动造船产业升级改造。2012年,西江集团引进广西海森特重工公司资金2000万元合作成立广西西江重工有限公司,建设西江重工基地。该基地总投资6.5亿元,可年产1000-3000t箱货两用自航船300艘,维修船舶200艘。目前,5t门机和10t门机轨道梁及生产场地结构面层、1000吨浮船坞也已投入使用,1#船台计划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建设投产运营,生产的新型船舶将更节能、环保、宜居、智能。
到2013年底,西江集团已拥有标准化船舶100艘,运力超10万吨,成为广西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船运公司。按照规划,到2015年,西江集团运力将超过30万吨,年运输能力达到1300万吨,船型标准化率达到100%。争取到2020年西江内河船舶平均单船吨位达到1500吨,LNG油气两用船占50%左右。
加快系统建设
推动实现“气化西江”
2013年4月,自治区政府同意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港航管理局组织编制《广西西江黄金水道水上加油加气站布局规划(2012-2030年)》,并明确由西江集团牵头建设水上加油加气系统。根据西江集团编制的相关规划,广西西江黄金水道水上及临港陆上加油加气合建站建设将分两期完成,其中近期为2012-2020年,远期为2020-2030年。至2030年,西江黄金水道规划范围内水上及临港陆上加气站共规划50座,均为加油与LNG加气合建站(简称加油加气合建站),年销售天然气总量约25万立方米。目前,西江集团已经完成西江水上加气站建设选址专家评审,梧州站点已获自治区住建厅批复,将于2014年建成投运,桂平、贵港站点已基本完成申报前期工作。
为推动“气化西江”加快实施,西江集团与新奥集团各出资2500万元组建广西西江新奥能源公司,并于2014年4月22日正式揭牌成立,现正积极开展西江流域的船加气业务、船改气工作,并获交通运输部授予西江LNG加气示范单位称号。西江新奥能源公司将大力推动西江区域的船用、车用LNG加气站点建设及运营、LNG储运贸易和船只“油改气”改造,未来3年,规划在西江流域沿线建设几十座水上及陆上加注站,改造或新建300条双燃料船,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5万吨,减少该流域的燃油排放污染,同时延伸LNG产业链。
同时,为进一步降低西江船舶应用LNG成本,西江集团还以建设沿江LNG储存站、水上运输LNG等为支撑,与新奥集团合作,统筹采购国内及美洲、澳洲等国外LNG燃气,并通过自有工厂生产,取得气源获取优势,降低应用LNG成本,进一步降低西江物流成本。
打造“绿色船闸”
推动西江物流提速
“我们现在通过船闸报闸系统来报闸,省了上岸报闸时间,过闸速度也更快了,这个系统太好了”。润桂637号的船东吴先生高兴地告诉笔者。
吴先生说的“船闸报闸系统”正是西江集团为进一步提高西江流域船舶过闸效率、推动西江物流提速而研发的一个系统,安装了该系统的船舶到西江上船闸设定报到区域后,船闸调度中心将自动获取此船只信息,该船不必再停靠锚地进行报到,同时船只通过该系统可以自动获得船闸调度中心的排队、排挡、调度信息,大大缩短了报到时间,也提高了信息服务的透明度。
据西江集团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该船闸报闸系统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通过新一代物联网技术,采用“云计算”服务模式,将船舶过闸报到、过闸信息、通航信息、水文水资源信息、商贸物流信息进行整合,并采用会员制模式为船舶过闸提供网上查阅、网上申请、网上调度等智能化过闸服务,实现自动排挡、联合排挡、泊船智能化,使西江流域的过闸秩序得到有效管理,为实现西江船舶过闸更“安全、快捷、有序”提供了技术支撑。该系统还可向货主提供货源信息发布服务,货主注册成为会员后,可在网上发布货源信息,通过比选获取最佳物流解决方案,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船舶空载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也便于集装箱班轮的开通。
“我们通过在西江流域推广使用基于北斗导航的船闸报闸系统,建立绿色通道机制,让达到绿色标准的船舶具有优先过闸通航、优先靠港装卸的权力”,西江集团技术负责人表示。目前,西江桂平、贵港船闸已启动北斗系统报闸服务。西江集团已在100余艘千吨级自有船只上安装了自主研发的北斗终端系统,在西江流域开展示范应用并吸引了大批船舶安装该系统。
“未来我们要实现ETC式报闸,对西江流域的船闸进行统一整合、调度、管理,提高西江流域船舶的过闸速度,降低西江物流的流通时间、成本。”西江集团负责人表示。
拓展“绿色产业”
推动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
“绿色产业”,就是依托良好的西江旅游资源,打造西江旅游品牌,建设广西(中国-东盟)环境能源交易所,建设光伏地面电站,拓展西江绿色产业,推动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西江集团那吉航电枢纽和鱼梁航电枢纽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在联合国成功注册成为CDM(即清洁发展机制,是在《京都协议》中确定的碳交易机制),从而获得了国际上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资格,截至2014年3月底,西江集团开展累计成功交易核证减排的二氧化碳达58.93万吨,为西江流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作出了贡献。此外,西江集团还将依托在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业务的成功运作经验,推动成立广西(中国-东盟)环境能源交易所,建立以广西为核心,辐射东南亚各国的以碳排放权及排污权交易为主要业务的区域性环境权益交易中心,助力西江乃至广西环境保护事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西江集团在做好水力发电这一清洁能源生产的同时,还加快在鱼梁、那吉航运枢纽水电站旁边的空地推进光伏地面电站项目,努力拓展清洁能源。两个光伏地面电站项目预计每年可为南方电网提供电量1338万kW·h,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5200吨,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其中减少二氧化硫(SO2)排放量约480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1.588万吨、减少氮氧化物约240吨。
此外,西江集团在建设、运营西江船闸枢纽、港口码头过程中,坚持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程项目,采取重在预防,综合运用减缓影响、恢复生态系统、补偿生态环境功能损失,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有效保护绿色西江。通过港口码头港机设备“油改电”和应用防尘网、除尘车、洒水车等环保设施减少扬尘等措施,打造低能耗、低污染的港口码头;通过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做好枢纽船闸的节水节能系统建设,做到集约、节约用地和用水;做好枢纽库区鱼道、渔业增殖站和坝区防护工程建设,保障鱼类生态链的完整和坝区生态环境和谐;加强枢纽船闸、港口码头、园区、生产生活基地和库区的绿化美化工作等工作,累计抬填耕地1330多亩、建设抽水排涝泵站28座,投入绿化资金540多万元,绿化美化面积37.3万平方米,种植各类树苗51481株。